水很清为什么地图鱼总是掉鳞,我的地图鱼身上烂了怎么回事!还有不吃东西,无精打采

admin 43 0
给大家聊聊水很清为什么地图鱼总是掉鳞,我的地图鱼身上烂了怎么回事!还有不吃东西,无精打采的相关问题,以及水很清为什么地图鱼总是掉鳞的知识,小编就来给你解答一下,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1)水很清为什么地图鱼总是掉鳞

  一、地图鱼掉鱼鳞的原因:
  1.相关操作。因为操作不慎,在捞取地图鱼或者抽鱼缸脏物的时候,器械碰撞鱼体导致鳞片掉落。鱼受伤后用1%的盐水给鱼消毒。
  2.受惊吓。地图鱼受到惊吓后撞缸导致鳞片受损,所以不能拍打鱼缸或者在鱼缸前做大幅度动作;也不要在鱼缸内放置尖锐物品,如有尖角石头等。鱼受伤后用1%的盐水给鱼消毒。
  3.投喂方法。喂地图鱼时投喂方法不正确,造成地图鱼抢食过猛,冲撞到某些尖锐的物品,导致掉鳞。消毒方法与上面相同。
  4.打架。被其他鱼类(这点在与龙鱼混养时要特别注意)咬伤或者鱼之间打架而掉鳞。因为地图鱼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鱼,且地域观念极强,它的“领地”不容其它不速之客入侵,特别是进入了发情期,相互间的攻击、斗殴为十分频繁、剧烈。对于这种情况,最好能把它们隔离开,受伤的鱼用1%的盐水给鱼消毒。
  5.鱼病。最主要的就是因为疾病,比如水霉病、竖鳞病、疥疮、体外寄生虫等导致掉鳞。可以用1%食盐水,或百万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或百万分之二(2ppm)的漂白粉浸浴。
  鱼也有一定的再生能力,鱼鳞掉了能够再生,只是再生需要一定时间,再生后的鱼鳞排列也不会很整齐,大小也会有不一致。 如果鳞掉得太多,会影响到鱼的健康,掉鳞说明鱼有了外伤,而鱼的一些疾病就是因为有外伤后感染的。掉鳞后最需关心的还是健康问题,健议适当增加换水频率,以保持水的清洁,减少病菌泛滥的可能性。还可以向水中加些盐,也可对部分病菌起到抑制作用。
  二、地图鱼的常见病
  1.白点病
  症状: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治疗方法:
  1)可利用白点虫不耐高温的方法,提高水温到30度。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自鱼体表面脱落后。
  2)红药水治疗。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不要加多,水色曾微红即可,宁少勿多!浸泡5~10分钟,每天1~2次。以上这些资料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如有不确切或遗漏的地方也请鱼友指正补足。
  2.烂鳍病和气泡病
  地图鱼的常见病还有烂鳍病(主要发生在胸鳍末端)和气泡病(主要发生在胸鳍、腹鳍、腹部等部位)。
  烂鳍病防治方法:
  1)在10千克水中溶解1克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浸洗20分钟,或选择低浓度剂量进行泼洒,能抑制此病蔓延,逐渐恢复各鳍的生长发育。
  2)0.0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泼洒治疗,可有效地抑制此病蔓延。
  气泡病的防治方法:
  1)冲气。水温宜控制稳定,使水体中过饱和的氧气散发到空气中。
  2)彻底换水,排出老水。
  三、地图鱼的养殖:
  换水:上面说到地图鱼吃得多,水就脏得快,所以换水也要勤一点。过滤器也要用好一点的。一般两周换掉三分之二水,换水时要有步骤不能急,换水时12小时不餵饵(饲料12小时、活饵24小时停食)并注意温度不能相差5~6度即可,慢僈从上过滤器海绵理倒入缸中。
  饲喂:地图鱼看起来笨拙,实际上游泳很灵活,捕食敏捷,比较贪食,喜食动物性活饵料,属肉食性凶猛鱼类,能水蚯蚓、蝌蚪、小鱼、小虾,所以不宜与其混养。家庭喂养时,要注意它的杂食性,除喂它一些小鱼、小虾、蝌蚪外,也可以喂一些瘦肉等,以免造成它的食性单一,非鱼虾不吃。
  疾病:同上文的


(2)我的地图鱼身上烂了怎么回事!还有不吃东西,无精打采

水很清为什么地图鱼总是掉鳞,我的地图鱼身上烂了怎么回事!还有不吃东西,无精打采

水霉病
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导致病菌侵入伤口,病因: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
病原体:水霉属、绵霉属等水生霉菌。
症状和病变
鱼刚染上病时看不出什么症状。一旦发现鱼体长“白毛”时,菌丝已侵入鱼体伤口,蔓延到肌肉组织间隙之中。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死亡。这种疾病在一年四季内都可发生。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除应注意*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被寄生虫咬伤之外,还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鱼体长出“白毛”,呈灰白色,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同时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死亡。
治疗方法
A、用食盐250克加小苏打250克混合液泼洒于100厘米x55厘米x45厘米的鱼缸,坚持数次,效果显著。
B、在100千克水中溶解孔雀石绿0.3克或次甲基蓝,浸洗鱼体10~20分钟,数日后可见菌丝脱落。1、2%-3%的盐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C、特效药百万分之一至二(1-2ppm)的孔雀石绿溶液每天浸洗20-30分钟。
D、百万分之二(2ppm)的高锰酸钾加上1%的盐水混合后将病鱼浸泡20-30分钟。
E、提高水温以抑制水霉的生长。并且可用一盏15瓦的紫外线灯每日照射数小时可有效的抑制和消灭水霉菌。


(3)地图鱼身上长粘稠带小气泡是什么病?如何治疗?

你的地图鱼是得了水霉病。
若是白点病(小瓜虫病),白点先是发在鱼鳍上面,很小很园的白点点,后来就越来越多,发展到全身,密密麻麻,甚至连成片。鱼儿开始还正常,后来就不吃东西了,很快死翘翘。白点就升高水温到28以上,同时注意换水,白点可能不会立刻就消失,甚至还会增加一点,不要紧,维持5天就好了。如果你有白点净之类的鱼药,注意用量,效果也很好。如果是水霉,用孔雀石绿药浴,效果很好。水霉容易发在身体或者鱼鳍上面,象棉絮,发展到肌肉腐烂,死得很快。注意孔雀石绿有毒性,所以要掌握好用量,可以配成溶液稀释使用。用比较大的浓度,药浴5分钟没关系的。水霉立刻消灭掉。
也可以采用经济、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一般饲养热带鱼的鱼缸,只需将温度调至30℃即可,3—4天后,白点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在28℃以上的水温中,小瓜虫无法发育生长,按其短暂的生命周期,必可消除白点隐患。但若是水草生态缸,30℃的水温会对水草生长不利,此时可用甲基蓝和孔雀石绿按1:1配置化于水后,滴入鱼缸,使鱼缸的水呈微蓝即可,连续2天亦可杀死小瓜虫,甲基蓝和孔雀石绿对硝化细菌没有影响,不会破坏鱼缸的循环过滤生态系统,而且1—2天后,水中的微蓝会自行消失。
要防止白点病的发生,关键是要控制水温,勿让水温低至22—25℃以下,尤其是春秋季节,一定要注意晚间的保暖。

另外给你地图鱼的有关资料和养殖方法供你参考:
地图鱼(红斑地图)又名猪仔鱼。分布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和巴西、委内瑞拉及圭亚那。【特征】体长20~30厘米。体呈椭圆形,头大,嘴大。按体色有红花地图和白地图之分。红花地图体色主基调黑褐色,体表有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和红色条纹,尾柄有橙红色边缘的圆斑点;白地图体色主基调淡黄色,体表有醒目的红色斑块和条纹。

【饲养特点】性情凶猛,只能单独饲养。饲养水温22~30℃,水质以中性为主,水中溶氧量要求较高。属肉食性鱼类,喜食小鱼、小虾、红线虫等。当饱食后或处在拥挤的不良环境时,它便懒洋洋地侧卧在水底,但游速很快,反应敏捷,捕食灵活,深受人们喜爱。

【繁殖特点】亲鱼性成熟年龄为10~12个月。一般可自选配偶。雄鱼身体不及雌鱼肥大,头略高,体表色纹鲜艳,鳃盖处的黄斑色泽明亮,尾星色斑亮丽,背鳍、臀鳍端尖长;雌鱼体色稍淡,腹部膨大,体幅较宽。繁殖水温26~28℃,水质中性软水。在80厘米× 50厘米×45厘米的水族箱底置放平滑的大理石板(规格为20厘 米×20厘米×2厘米),将亲鱼放入。雌鱼临产前靠近产巢,雄鱼则围绕雌鱼游动。雌鱼每次产卵 500~1000粒,其卵粒比一般鱼卵粒大,并呈不规则的直线排列。受精卵经48小时孵出花褐色仔鱼,7天后仔鱼游水,一周后开始觅食。亲鱼有吞食卵。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