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和鳕鱼的区别,中华鲟的详细资料

admin 26 0
给大家聊聊鲟鱼和鳕鱼的区别,中华鲟的详细资料的相关问题,以及鲟鱼和鳕鱼的区别的知识,小编就来给你解答一下,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1)鲟鱼和鳕鱼的区别

鲟鱼和鳕鱼的区别,中华鲟的详细资料

自然界分类:鲟鱼为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鲟形目,而鳕鱼为脊索动物门、真骨鱼纲、鳕形目。

分布地区:鲟鱼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地区的河流和海洋中,而鳕鱼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海洋中。

生活环境:鲟鱼多为淡水鱼,栖息于水体中下层,而鳕鱼多为海鱼,栖息于海洋底层和深海中下层。

一、自然界分类

1、鲟鱼为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鲟形目。

2、鳕鱼为脊索动物门、真骨鱼纲、鳕形目。

二、分布地区

1、鲟鱼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地区,比如太平洋东岸、北美大湖地区、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大西洋西北部、里海地区、西伯利亚及北冰洋流域、黑龙江水系和日本海、长江和珠江水系口。

2、鳕鱼广泛分布于全球的各大海洋中。

三、生活环境

1、鲟鱼大多为淡水鱼,主要栖息在水体中下层。

2、鳕鱼大多为海鱼,主要栖息在海洋底层和深海中下层。

四、生活习性

鲟鱼在产卵期时,往河流上游移动,而鳕鱼在产卵期时,从深水往浅水区域移动。


(2)中华鲟的详细资料

中华鲟为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常见个体50-30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600千克,平均体长约40 cm,最大长度为230 cm。它是长江中最大的鱼,因此被称为“长江鱼王”。

身体呈纺锤形,有一个长长的头尖和一个长长的鼻子。嘴前面有四个鼻孔胡须。嘴位于腹侧。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

身体侧和腹侧有两条线。尾鳍为歪斜型,基部较宽,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面,鳍基部和尾鳍有棘鳞,肠有螺旋瓣,肛门和排气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开口远离卵巢。

中华鲟是一种底栖鱼类,生活习性很窄。它是一种食肉鱼类。它主要以一些小型或缓慢移动的底栖生物为食。在海洋中,主要以鱼为食,其次是甲壳类,软体动物较少。



扩展资料:

中华鲟分布于北半球。有九个自然分布区:太半洋东海岸、北美洲大湖区、大西洋西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北美洲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里海、西伯利亚和北冰洋盆地;黑龙江和日本海,长江和珠江。

中华鲟栖息于水的中下层。在产卵期,海河的洄游和河流定居物种向河流上游迁移。冬季主要在河道或近岸深水区。一般来说,浮游生物在幼虫期被吃掉。幼鱼的主要食物是水生少毛类、水生昆虫、小鱼、虾和软体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鲟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鲟


(3)鲟鱼是什么样的

  鲟鱼(Sturgeon)就是指鲟形目的鱼类,鲟鱼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硬鳞总目、鲟形目。

  鲟鱼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因地域或品种不同又有中华鲟、中国鲟、鳇鱼、苦腊子、鳣等名称,体重:68-250公斤。我国是世界上鲟鱼品种最多、分布最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迄今为止,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俄罗斯鲟、欧洲鳇、小体鲟、匙吻鲟等十几个品种作为研究或者是人工养殖。

  成体的中华鲟体大而重,雄体一般重68-106千克,雌的130-250千克,因为它们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又有"长江鱼王"之称。中华鲟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纵行排列骨板,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每行有棘状突起。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不骨化。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