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人:Zjkzy5
- 時間:2024-08-19
- 點擊:219
- 來源:
這個夏天,這些張職院學子的暑假生活仿佛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化探險與公益盛宴。他們穿梭于歷史的長廊,從古籍拓印到現代農業,從革命圣地到地震遺址,每一步都踏著知識的節拍,感受著文化的厚重與時代的變遷。在非遺的海洋里,他們不僅是觀眾,更是參與者,親手編織著傳統文化的新篇章。而志愿服務,則像一股溫暖的春風,吹進了養老院,吹進了博物館,更吹進了每個人的心田。 我院青年志愿者實踐隊開展2024年河北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鄉村筑夢宣講團”實踐隊一行走進邯鄲市博物館為參觀的市民進行志愿講解服務,并在滏東苑小區開展了衛生清掃志愿服務活動。 “非遺文化傳承團”小分隊來到滄州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參觀學習,親身體驗剪紙、傳統戲曲等非遺項目,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和內涵。 “古韻今風”小分隊來到衡水市博物館感受崢嶸歲月里革命英烈的大無畏精神。 “紅色星火”實踐小分隊來到邢臺市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并為新時代邢臺市博物館的更好發展建言獻策。 “鄉興筑夢先鋒隊”實踐小分隊一行前往紅色故都西柏坡,深入學習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并開展“擦拭舊址展牌”志愿服務活動。隨后前往《團結就是力量》的唱響地——北莊村,在村史館、文創館、非遺手工坊、助農惠農展銷基地、團結食堂等地深入調研,運用專業知識,為北莊村的鄉村振興之路建言獻策。 “時代先鋒”宣講團前往保定市紅二師紀念館參觀學習,并到保定市隆洪壽養老院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用青春行動傳遞黨的創新理論,為國家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星火文化傳承”小分隊先后前往唐山市地震遺址公園和市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在唐山市地震遺址公園,實踐小隊敬獻花籃,在祭文墻下肅立默哀,向在地震中的罹難同胞表達無限的哀思,向在抗震救災中捐軀的英雄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華文化傳承團”小分隊一行先后前往巨鹿縣魏征公園拜謁“千秋金鑒”貞觀名相、體驗“金石拓印”傳統技藝。并以此次參觀學習為契機,深入調查研究,結合自身專業知識梳理魏征公園發展脈絡,并就魏征公園如何利用“互聯網+”更好發展建言獻策。 “巡脈遺址,傳承文化”實踐小隊來到秦皇島北戴河秦行宮遺址博物館進行參觀學習,現場體驗竹編技藝,感受非遺文化的神奇魅力。并利用專業知識,協助場館完成“文旅+非遺”3項創意短視頻腳本制作,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擔當。 “尋歷史烙印,擔文化傳承”實踐隊來到保定市博物館深入了解了保定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地理位置、歷史沿革、風土人情,并體驗銅鏡、長城碑刻拓印非遺技藝,通過動手完成古籍拓印,感受穿越千年的文字魅力。 “詩和遠方”實踐隊來到懷來縣東水泉村進行下鄉助農實踐調研活動。在村支書帶領下前往葡萄園,針對葡萄生長環境、生長狀態以及農機應用等方面展開調研,體驗澆水、施肥、除草、綁蔓、去卷須、疏果等操作,深入探究葡萄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以及土壤管理等方面知識,感受現代農業的魅力。 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 挺膺擔當 這個暑期,還有更多張職學子在用心傳承非遺,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他們正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責任,在實踐中錘煉自我,展現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與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