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人:Zjkzy5
- 時間:2024-03-20
- 點擊:389
- 來源:
3月10日、11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我院廣大師生熱切關注兩會盛況,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并表示要貫徹落實好兩會精神,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張幼鶴
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
“我們要實實在在地把職業教育搞好,要樹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線的大國工匠一批一批培養出來?!?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中強調了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實實在在把職業教育搞好,大力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就需要我們進一步來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和吸引力。當前,傳統產業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壯大,新質生產力正在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連接最緊密的職業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綠色城市、裝配式建筑和智慧化生產的大力推廣,對生產、管理第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掌握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能利用現代化手段和方法進行工程建設與管理,還要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為建筑行業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作為職業院校的教師,我們要進一步優化專業建設,突出各專業交叉融合發展,適應新技術、新規范、新要求下各專業對產業鏈的支撐作用,以綠色發展為理念,以服務引領產業轉型支撐建筑行業高端發展為目標,努力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王麗琴
機電工程學院教研室主任,教授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不僅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同時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在“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資源供應穩定,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超過全球一半。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為我們抓好新能源專業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有力的信心。作為一名一線教師,要適應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的要求,在課程改革中引入新領域、新標準,使職業教育與新能源行業、企業深度融合,將“工匠精神”和“創新創業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堅持德技并修,將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培養相融合。要積極主動融入地方新能源產業發展,不斷增強教學適應性,推動新能源專業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努力培養新能源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新能源產業提供人才支撐,為地方新能源產業經濟發展賦能助力。
施權浩
汽車工程系副書記、副主任,講師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在新的時間節點上召開的“兩會”意義尤為重大,必將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進。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之一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支撐”。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環節。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倍感激動和興奮。黨中央對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緊緊抓住主要矛盾,著力突破瓶頸制約,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在工作中,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通過學習“兩會”精神,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和支持,生逢其時的我們更需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擔當好黨員先鋒的職責,立足本職崗位,積極擔當作為,努力做出更多更扎實有效的工作,將系部專業布局與國家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總體要求相契合,繼續深化校企合作,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專業課程建設與教育教學手段的改革創新,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奮斗。
李婧語
院團委書記,講師
2024年全國兩會勝利召開,清晰傳遞了求實奮進、凝心聚力的磅礴力量。我將把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作為提升自身政治能力的重要學習任務,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做好新形勢下的共青團工作。通過強化黨團工作結合點,用可看、可聽、可知、可感的鮮活形式,使黨史知識在廣大團員青年中“動”起來、“活”起來,呈現出更加可親、可近、可愛的青春樣貌,進一步發揮優秀團員的示范帶動作用,牽頭組織青年學生積極參加“三下鄉”“返家鄉”“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等活動,使廣大青年在黨史學習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國情觀察中明確價值追求,在紅色宣講中奏響青春樂章,在民族團結中凝聚前行共識,在服務群眾中錘煉青春本領,在實踐服務中助力鄉村振興。在工作中立足時代舞臺,凝聚青春力量,繼續履行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系服務青年的基本職責,以思想引領立魂,凝聚廣大青年學生聽黨話跟黨走;以深化改革立本,增強學校共青團的組織力戰斗力;以服務中心立業,提升在學?!半p高”建設中的參與度貢獻度;以從嚴治團立身,展現我校團學干部的好形象新風貌,為培養更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張職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