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人:admin5
- 時間:2021-06-16
- 點擊:1227
- 來源:
6月16日,學院在知行樓三樓報告廳召開第三屆學術委員會換屆暨第一屆教學工作委員會和學報編輯委員會成立大會。三個委員會的成立將為我院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科學化、民主化和規范化水平,深化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會上,黨委副書記楊汝明宣讀了第三屆學術委員會、第一屆教學工作委員會和第一屆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名單。
王立軍、王洪章、白義等21人當選學院第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王立軍任學院第三屆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立軍、王麗琴、馮志成等33人當選學院第一屆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王立軍任學院第一屆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王立功、王立軍、白樹森等13人當選學院第一屆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王立軍任學院第一屆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

黨委書記馮印濤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就全力推進三個委員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學院建設新時代高水平高職院校奠定堅實基礎提出工作要求。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系統總結了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科技創新取得的新的歷史性成就,深刻分析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演化趨勢,明確了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點任務,對科技創新事業做出了重大戰略部署,為高校科學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根本遵循,極大地增強了學院辦好中國特色高等職業教育、建設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的信心。
馮印濤強調,當前我院已獲批國家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省域高水平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并承接了35個建設項目,希望各位委員牢牢把握學院在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在抓好提質培優項目建設、專業群建設等重點工作的同時,對標學術委員會、教學工作委員會、學報編輯委員會建設發展要求,全力推進三個委員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學院成立三個委員會的重要意義,樹立新理念、探索新路徑、研究新模式、創新新載體,突破既有的思維模式,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以創新驅動學院的高質量發展。二是要激發創新活力,全力搭建學院教育科學研究的創新平臺,充分激發廣大教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通過教育評價改革,引導廣大教師聚焦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面向職業教育重大需求開展教育科學研究,進一步提升成果轉化能力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三是要明確目標責任,全面加強三個委員會自身建設,堅持“四個面向”,爭做“四個表率”,營造“風清氣正、求真務實”的學術氛圍,實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標,爭做名副其實的“工匠之師”,推動職業教育向更高水平邁進。

黨委副書記、院長王立軍在講話中向新當選的各位委員表示了熱烈祝賀,他指出,第二次黨代會以來,全院上下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各項工作呈現新的局面,取得新的突破。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問題和不足仍制約著學院的發展,成為創建高水平高職院校的瓶頸。當前,學院發展正處于深化改革、負重奮進的關鍵時期,在學校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更需要三個委員會發揮自身優勢,助推學校發展。
王立軍強調,各位委員要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學術委員會換屆、教學工作委員會、學報編輯委員會成立為契機,加強統籌,提升質量,確保工作高質量推進。一是要做學校改革大計、發展大業的“智囊團”,為破解學院改革發展瓶頸提供富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二是要做推進專業群建設、專業建設的“領頭雁”,切實提高整體教育教學質量;三是要做科研能力提升、學術特色凸顯的“加速機”,努力推動我院教科研工作向更高水平邁進;四是要做師資隊伍建設、青年教師成長的“培養皿”,促進教師隊伍整體學術水平的提高;五是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保證學校、學院政策的連貫性和決策的有效性;六是注重學術管理和學術示范,努力推動學院學術的繁榮發展;七是要保持和發揚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切實擔負起“治學、治校”的光榮使命;八是要做好學術表率,恪守職業操守,不斷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真正做到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努力工作,為促進學校學術繁榮和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第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代表趙春、第一屆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代表陳淑敏、第一屆學報編輯委員會委員代表謝有光先后作了表態發言。??
常務副院長李煒杰主持會議,紀委書記周文勝、副院長劉子林出席會議。學院全體中層干部、第三屆學術委員會委員、教學工作委員會委員和第一屆編輯委員會委員參加了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