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精品美女国产_剧情片在线视频观看

構建高質量就業新機制
  • 發布人:admin
  • 時間:2010-07-07
  • 點擊:1022
  • 來源:
????????????????? ——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辦學成果展示(之八)

近年來,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切實把高質量就業作為學院發展的重要指標,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就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07年、2008年、2009年畢業生就業率逐年攀升,分別達到了89.9%90.1%93.6%,明顯高于全省高校平均就業率。該院就業工作呈現出良性上行、質量趨優的良好態勢。

實施就業新戰略

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對高職辦學規律有一個清晰而深刻的認識,把“以就業為導向,實施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當作高職教育的發展路徑,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決定著高職辦學的質量、水平和高度。為了拓寬和深掘“就業導向,校企合作”這一發展路徑,該院結合申報省級示范校,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京冀晉蒙交界區域中心城市和山水園林宜居城市”發展定位和“4+3現代產業定位,及時調整了校企合作和就業工作思路,即:實施“向大企業進軍”和“服務張家口及周邊區域經濟”戰略,重點在交通運輸、礦山機械制造、新能源等領域與張家口大型企業及部分世界500強、全國500強企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全面提升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在確保畢業生完全就業的基礎上全面提升就業質量。今年316日,該院“向大企業進軍”戰略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與世界上最大的味精生產企業——梅花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舉行了簽約儀式,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梅花集團將從該院2010級新生中遴選200人組建“梅花訂單班”,創下該院訂單班人數之最。

樹立就業新理念

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其招生規模和辦學效益。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是我市高等職業教育骨干院校,該院以培養高技能實用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近年來以就業促招生、以就業促教學、以就業促管理、以就業促發展,推動學院駛入了又好又快發展軌道。

該院高度重視就業工作,一是加強就業理念教育,使大學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就業新理念。要采取“請專家進來,帶學生出去”的辦法,如聘請企業經理等相關人員來校舉辦講座,向學生介紹企業用人原則和應聘面試技巧;組織學生赴企業實地參觀,了解企業、了解社會。要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就業形勢,幫助大學生樹立切合實際的就業觀念。二是建立健全了院、系兩級就業工作機構,大力推進就業工作長效機制建設,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了就業評價與獎懲機制,努力構建全員參與、層層負責的畢業生就業工作機制。

該院200710月在全市高校中率先順利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目前,為創建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正在實施“創建名牌專業、造就名牌教師、爭創名牌學院”的發展戰略。

創新辦學新模式

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推行建立校企同盟、訂單培養、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激發了學院的辦學活力,使學生與企業就業崗位實現了無縫對接。

該院確定了為張家口路橋、市政、房地產等企業群輸送具有合格“帶班”潛質的初、中級生產與經營管理者的人才培養目標,河北正實有限公司一次就錄用了30名學生。還與張家口正元監理公司、張家口路緣監理公司等企業開設了“監理專業班”、“工程試驗專業班”等定向班,由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組成講師團,結合企業工藝流程開設多學時專題講座,隨后安排學生進廠“頂崗”實踐。

該院積極探索校企崗位輪換、職業能力遞進的“工學交替”教學模式,先后與福田雷沃重機有限責任公司、保定長城汽車公司等11家大型企業進行深層次的合作,搭建穩固的校企合作平臺。推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成功開辦“福田班”、“長城汽車班”,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工作。

該院積極推行特色教學法,將課堂由教室搬到了車間,現場實訓代替了驗證性試驗,使學生畢業后能無障礙地進入企業。實踐證明,教學模式的轉變,不僅促進了校企之間的密切合作,而且暢通了大學生的就業渠道。

打造特色新專業

經過近十年的整合,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順利實現了專業設置由師范教育和普通中專教育向高等職業教育的全面轉型。該院以重點特色專業建設為龍頭,以課程建設為突破口,強力推行國家及省級試點專業、國家及省級精品課建設。

在專業建設上, 加強市場調研,適時設置社會需要的專業,與企業或行業單位建立起友好合作關系,強化校企互動,及時了解掌握市場人才需求信息,適時調整專業設置,培養社會急需人才。緊緊圍繞市場定專業,瞄準崗位設課程,強化實踐抓技能,將傳統的學科體系轉變成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本著需求為準、夠用為度、實用為先的原則,倡導技能遞進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方式,努力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幾年來,根據市場需求,新增設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物流管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旅游與酒店管理、動漫設計與制作、建筑裝飾工程技術、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等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新專業;并重點打造汽車、路橋、機電、電氣等特色骨干專業。目前,該院專業設置達到28個,擁有2個省級示范專業,2門省級精品課。

該院不斷加大投入,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搭建產學研合作教育實踐平臺。重點建設了機電實訓中心、汽修實訓中心等校內8個實訓基地,金工、焊接等26個實訓室。擁有1個國家級汽修實訓基地、1個省級汽修實訓基地、1個省級裝備制造業實訓基地、1個冀西北最大的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1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同時還擁有校外實訓基地65個。這些基地,既是學生學習技能的場地,也是學生走向企業前的熱身場地,為學生盡快實現就業創造了有力條件。

2006年,該院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市政工程技術等4個專業的356名畢業生,在離畢業前一個學期就分別到中鐵集團、張家口通泰集團、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頂崗實習,這些企業為這批“準職工”支付了28.48萬元以工養學費用。

大量鮮活的就業案例,我們深切體味到這樣的就業工作經驗:一是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務實型就業新理念是做好就業工作的前提;二是全力開拓就業市場,與企業建立友誼型新合作伙伴關系是做好就業工作的基石;三是全面推行頂崗實習,創建準就業型新機制是做好就業工作的關鍵。

(孫國華? 白 平? 安珊珊)

——(摘自《張家口日報》20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