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國家、民族長遠發展的大計。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教育競爭。要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培育。要更加重視青年人才培養,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頂尖科技人才,穩定支持一批創新團隊,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我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我們要有這個自信!要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環境,形成崇尚科學的風尚,讓更多的青少年心懷科學夢想、樹立創新志向。“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要構筑集聚全球優秀人才的科研創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專業人才來華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培育創新文化,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為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
——2023年3月5日,習近平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面向未來,要進一步加大工程技術人才自主培養力度,不斷提高工程師的社會地位,為他們成才建功創造條件,營造見賢思齊、埋頭苦干、攻堅克難、創新爭先的濃厚氛圍,加快建設規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師隊伍。希望全國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堅定科技報國、為民造福理想,勇于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鍛造精品工程,推動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要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以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為目標,按照創新活動類型,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引導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
——2022年6月22日,習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上的講話
要加大各類人才計劃對基礎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養使用戰略科學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擔重任,積極引進海外優秀人才,不斷壯大科技領軍人才隊伍和一流創新團隊。要明確“破四唯”后怎么“立”的評價方式和標準,完善基礎研究人才差異化評價和長周期支持機制,賦予科技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選擇權,構建符合基礎研究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評價體系。
——2023年2月21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要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要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 上一篇:沒有了
- 下一篇:學習語丨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娛樂圈
